过去30年,我非常认真地去做一个研究——中国企业在过去30年所取得的成绩、发展和变化。我很高兴能够陪同中国企业一路走过来,寻找那些成为领先企业的背后的基因。我的研究,最重要的一个支撑点是从本土创新的这一视角去研究中国企业的成长过程。整个研究的过程,我沿着八个最重要的要素去展开:创新性、领导层、全球化能力、治理结构、产品及技术、价值链、环境匹配力、成长性。
我希望这是一个30年的研究,所以从1992年开始累积数字,到现在是26年。2022年,研究结果就会出来。
第一个10年,他们为什么能够走到行业领先的位置上,我给了一个定义,叫行业先锋。他们有四个很重要的要素。第一个是领导者,第二个是管理方式,第三个是他们在市场当中的表现,最后一个是战略。除了这些特点,他们还做了另外一些努力,属于他们的企业文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形成自己的愿景和使命。这四个产出要素,其实很好地融合了地方的经济、社区的文化、管理者自身的部分。做完这些研究,我到企业做总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以这个模型带领这家企业成为中国农牧企业排行第一的企业,这也是我们讲理论跟实践之间其实是完全可以融合的。在第二个十年中,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的挑战,还有全球化的各种问题,其中包括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继续跟大家一起做这个研究,这些企业又再一次往前走,一共有五个方面:第一,用户至上;第二,危机意识;第三,让失败变得更有价值;第四,真正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合作,不断地打开边界;最后,全员创新。
研究是不可能停下来的,因此,我在每一个十年就把这些研究的结论公布出来。2004年,《领先之道》的中文版发布,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2013年,我再一次带着研究回到企业当中,带领一家农业企业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恢复增长。三年的时间,这家企业成为行业中市值最高、影响最大的公司。我其实不断地想证明一件事情,理论研究跟实践之间是完全可以融合的。英文版《领先之道》正式发布,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企业在过去的20年和30年当中是怎么走过这条路的,让我们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话题。
第三个十年,我们遇到的挑战完全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技术驱动的互联网世界。整个互联网时代,我自己深受《道德经》一句话影响,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但是万物是互联一体的。新型的企业不断地出现,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管理的根本性的话题是不是要做调整?管理学过去100年来所讨论的理论是不是也要做一些根本性的调整?过去,我们谈分工、分权、分利,认为责权利对等效率最高,今天更大的效率来源于整合或者协同。因此,我们不是从组织内部,而是从一个大的整体来看组织,我们基于顾客的价值来看每一个员工,然后把人激活。
这是我通过接近30年的中国领先企业的研究,最终看到中国领先企业能够持续领先的背后的管理部分。管理真正的核心不在于今天能得到什么结论,而在于不断地去问:管理遇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管理没有永恒的答案,必须不断地去追问,这既是我给自己的要求,也是给每一个管理者的要求。(本文完)
转载自:春暖花开号